日常生活總讓人覺得,夢與人們的距離總是忽遠忽近,夢境與現實、真理與謬誤,也常被人們錯置。
其實,人的一生,要基于現實,又要不斷超越現實,才能實現真誠、獨立且品質清逸的自我,最終抵達美麗人生的心靈之夢。
追尋美好的心靈之夢,并非是與物質現實隔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再精美的空中樓閣也需要堅固的地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的滿足是生存的基本配置。物質是啟動器,若人的意識被感官所左右,何來愛、獨立與自由?物質更是助推器,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不斷勞動、創造以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終究是為了增添生活的玫瑰色。人們努力經營以促使社會環境更加和諧,終究是為了令生命享有如夢馨香。
追尋美好的心靈之夢,斷然不是以追求功利為終極目的。社會的財富在不斷增加,可物質帶來的安全感卻成了假象,這是人類本性的貪婪造成的心靈混亂。經濟的發展應當助推人類從消費轉向精神的提升,而不是加劇人類無止境的索取、掠奪;科技信息的發展理應培養人們的理性思維,而不是讓精神領地愈發匱乏;物質條件的改善應該賦予文化新的基因,而不是讓人們成為只會追逐外表和物質的奴隸。
風塵仆仆,終須歸途。物質文明的發展,終究應當促使人們走近瑰麗的夢境。
置身現實,如果不能做到斷舍離,不能讓心靈從桎梏中跳脫出來,綠色作文網www.ship-worldwide.com那么粗糲的生存行為怎能開啟生命內在的從容、清逸與溫柔?“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意志上的斷舍離,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在開啟生命內蘊的從容與無為。斷的是行進著的負累,舍的是纏繞著的煩亂,與束縛、操控之感相背離,最終實現心靈的獨立、自由;而從容、無為,是不刻意追求卓越,不刻意回歸平凡,相反,是跳脫出社會強加在人身上的枷鎖,保持高度的自我覺知,達到清醒的生活狀態,以期生命重返美麗之境。
“上善若水”,是的,上品的生命氣質升華于天可化為彩虹,降落于地可化作甘霖,生命回歸獨立不依時,詩意美的夢終將如期而至。
美好的夢不是與現實生活的分離,而是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對夢的追求不是摒棄實利,而是對世間的一切保持著適度的距離;對夢的追求,不放過任何追尋真理和真我的契機,且擁有一顆澄澈的心。逐夢,透出從容自由的精神,映出堅定自尊的意志,也應當守望真誠清逸的初心。
自然,精神富足不在有形有相的占有,而在無形無相的心靈的自由。真正的夢,透露的是一種心境、一種情懷,是一種求真求善的雅望、一種不舍愛與自由的氣度。
生命,始于現實,卻要不斷超越庸常的現實。生命,可以身處黑暗,卻要面朝陽光生長。生命可以不離現實,卻要拉近與夢的距離。
讀萬卷書,品讀心靈華章;行萬里路,探尋如夢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