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國王,整日郁郁寡歡。他派大臣四處尋找快樂的人,并要求把這樣的人帶回王宮。
一位受差遣的大臣,遇到一個在田間工作的農夫。農夫說:“我沒有一天不快樂。”大臣忙問:“你是怎么找到快樂的?”農夫說:“快樂不需要尋找,因為生活本身就是快樂的。”國王知曉此話后,不再憂愁,封賞了農夫。這句話在理,至于國王后來找沒找到幸福,那是后話。
幸福就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幸福不是曬給別人看的,也與別人不一定有關,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滿快樂的陽光。也就是說,幸福存在自己的心中,握在自己的手中。說到底,幸福只是一種感覺,心若向陽,便時時處處皆是幸福。
幸福就是那樣簡單的,樸實的,瑣碎的。比如,貓吃到了魚,狗啃到了肉骨頭,奧特曼打小怪獸,這都是可觸摸的幸福。我們清晨抹開朦朧的睡眼,在餐桌前看到母親早已準備好的熱騰騰的早飯,那也是樸實的幸福。幸福離我們很近。
當代學者朱光潛在《談靜》里的一句話,“人生樂趣一半得之于活動,還有一半得之于感受。”這樣的句子細細思索,正是這樣的。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愈敏銳,心靈愈能領略趣味,就愈覺得生活美好。
我曾欣賞過一幅畫,叫《農民的婚禮》。它描繪了舉辦婚禮喜筵時的熱鬧綠色作文網www.ship-worldwide.com場面。畫作中,婚禮地點似乎在一個谷倉,墻垛用干草堆成。人們坐在用樹干制成的簡陋板凳上,圍在長方形桌前就餐。這場婚宴的主角新娘,滿意地坐在一個紙糊的花冠下方,頭上也戴了“寶冠”。她閉著眼睛,雙手交疊在一起,似乎脫離了喧鬧的環境,獨自陶醉在對婚姻的冥想和期待里。紅撲撲的臉蛋并不漂亮,可是自有幸福的笑容掛在嘴角。
有一種說法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多見的。幸福中浸泡了太久的人,往往并不覺得自己幸福,他們習以為常了,已經感知不到幸福,已經忽略了那些幸福的事。也有一些幸福是不被別人所理解的。之前,一位女教師毅然辭了工作,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她的辭職信在網絡上流傳甚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位英國BBC的主持人也和她一樣,放棄了工作,來到蘇州了解玉的雕琢工藝。有人嘲笑他們癡狂,卻不知自己早已在茫茫人潮之中失去了目標,迷失了方向。相比起來,女教師和主持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他們的幸福不被一些人所理解。
其實,眼見顏色,耳聞聲音,是幸福;見顏色而知其美,聞聲音而知其和,也是幸福。
正如汪國真所言,“人生太短,天涯太長,誰已蒼白了歲月,誰依舊靜好花香?珍惜細節,珍惜美好,放慢腳步,且嗅花香。”愿汝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