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身邊會有越來越多的煩惱產生。每當那時,我就特別懷念小時候的無憂無慮,小時候的快樂。
小時候的快樂特別簡單,印象最深的便是過年。
過年前的七八天時間里,大人們很多時間都在忙碌地從集市上采購過年的各種東西。購買東西種類可謂繁多,有糖果、煙酒、瓜子、做年糕用的食材等各種吃的東西;有鞭炮、禮花炮、甚至麻將機、籃球、陀螺等各種玩的東西;有春聯、中國結、“福”字貼、紅燈籠等裝飾喜慶氛圍的東西;還有大人孩子們過新年穿的新衣服等等東西。只要孩子們有什么愿望,爸爸媽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總會滿足。而我喜歡的是貼春聯、貼福字,還有放鞭炮,吃年糕,當然也少不了接收長輩們給的壓歲錢。
除夕這天上午貼春聯,爸爸便會跟我講春聯的來歷。他說:“五代時,有一個國君喜歡各種新花樣。有一年除夕,他突發奇想,便叫一位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兩側。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雖然爸爸講了許多次,但我每次都會興致勃勃地聽他講完。爸爸看著我這么認真,總是摸摸我的頭,然后才開始貼春聯。他拿起我手中的膠水,均勻地涂抹在紅紙黑字的春聯的背面上,我托著長長的春聯的下尾,嚷嚷著我要貼。爸爸總說等我長大了,成了一個文化人就會讓我干這事了!我總是疑惑又滿意地“嗯”一聲。爸爸將兩條春聯貼在門框的兩邊后,再次拿起膠水往桌面的那個大“福”字的背面抹了些膠水,然后倒著拿給了我,還說:“倒著拿好了”。他正準備又說些啥,我搶過話接到:“福倒就是福到嘛,我知道,嘿嘿。”爸爸笑了笑,一把把我抱起,然后我小心翼翼的在門板的上半端端正正著貼上這“福”字。貼完后,爸爸總會走遠一點看看兩邊是否貼得一樣高,“福”字的位置是否居門框上部的正中。一切滿意了,爸爸似完成了一項浩大工程般長吁一口氣,牽著我回屋洗手。
洗完手后,我去廚房找了媽媽。媽媽總會在過年的時忙得不亦樂乎。媽媽說:“年糕又叫做‘年年糕’,‘年年高升’的意思。”所以每年媽媽都會準備年糕,希望家里的生活、工作一年比一年高升。我走過去叫了一聲“媽媽”,媽媽看了我一眼,繼續著她的工作,我一臉委屈地嘟了嘟嘴,瞥綠色作文網www.ship-worldwide.com見旁邊碗里的年糕,于是就順手牽羊拿走了一塊,還給媽媽做一個鬼臉,跑出去。后面傳來媽媽甜美的聲音:“慢點吃,小心燙。”接著便迎面撞進到廚房替媽媽打下手的爸爸的懷里,他一臉嚴肅地說“慢點跑,別摔著了”。邊吃著年糕的我邊“哦”了一聲。
午飯和晚飯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熱鬧地吃,這天不僅有平常的豬肉,一定還得有魚肉,說是“年年有余”呢!晚飯也一定會多煮一些米飯剩在鍋里,還是“歲歲有余”的美好寓意。晚飯后,長輩們就要給晚輩發壓歲錢了。壓歲錢又叫“壓勝錢”。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夠幫孩子們驅邪免災,并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它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切關懷。長輩們挨個挨個地給晚輩發壓歲錢,每到這時我就會特別興奮,盼星星盼月亮,盼的就是這一刻。拿到壓歲錢,我們小孩子先是數數錢的多少,讓后慎重地交給爸爸媽媽保管。有了壓歲錢,我可以向媽媽提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媽媽會提出條件從我的壓歲里花,我當然也很樂意。交接完壓歲錢,我歡天喜地地又跑到外面玩耍。這天父母會盡量不讓孩子哭泣,新年正月初一也盡量不讓孩子哭,不僅是一家美滿幸福的象征,還是孩子來年會快快樂樂一整年的象征。
我出門后正好看見大我九歲的哥哥來找我,哥哥說:“走,哥帶你玩去。”我高興地點點頭。他牽著我的手,走到了一個空曠的地方,那里有一個小紙箱子,里面有各種煙花爆竹,我開心地跑了過去。哥哥拿起其中的一支,說:“這是竄天猴,因為它向天飛去的時候就像一只猴子,所以叫他竄天猴。”我笑咪咪地接過來,哥哥拿出打火機點燃后,便走到我的身后,一手托起我拿鞭炮的手,一手把我護在懷里。果真如哥哥所說的那般,它帶著尖利的嘯聲像猴子一樣向高天竄去。一只接著一只,不知燃放了多少。最后他又給了我兩只火花棒,并在一旁護著我。那火花在夜里顯得特別的耀眼,真的好美。漸漸長大后,我明白了無論是貼春聯、吃年糕、放爆竹還是發壓歲錢……都代表著人們對前一年的一去不返的歡送和對來年的翩翩而至的歡迎。這些都有人們的美好精神寄托,寄托著人們希望來年萬事如意,寄托著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兒時的無憂無慮的時光不再,如今的過年,我卻覺得少了些快樂的年味。